首页 >> 科普园地 >> 什么是真正的聪明?2024年,让自己再“钝”一点!

什么是真正的聪明?2024年,让自己再“钝”一点!

时间:2024-02-20 16:29:46 作者:--
来源:科普中国

回想一下,在过去的一年里,你有没有经常地因为下面这些小细节而辗转反侧呢?

聊天时,为什么 ta 发了那个微笑的表情?难道是我惹 ta 不高兴了?

购物时,我到底是买这个,还是买那个呢?会不会都不适合我呢?

工作时,同事们聚在一起窃窃私语,他们是不是在说我坏话/我是不是惹到谁了,遭到排挤了?

……

肩膀上如同蹲着两个小人,不停打架,让人感到心烦意乱。

如果你也是这样,不用担心,其实你并不孤独。根据数据统计,大约有 20% 的人有着对情绪与环境感受的高度敏感性。

这并不一定是坏事。

拥有这种特质,意味着你善于观察、认真负责、深思熟虑。在人际交往中也更能体会他人的感受,并且能在关键的时候出现在正确的地点,为他人的心灵提供慰藉。

但是,敏感也是把双刃剑,让你在拥有丰富感知力的同时,也更容易被情绪与外在因素所入侵,陷入自我否定、精神内耗的沼泽地。尤其是遭遇人际冲突、批评、拒绝或失败等关于自我的负面事件时。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一项最近发表在《社会心理与人格科学》上关于高敏感度的人在积极和消极事件中受到影响的研究中发现,高敏感的人往往比其他人经历更频繁、更强烈的负面情绪,幸福感也较低。

这是因为那些敏感度较高或者是感觉加工敏感性高的人,会更容易察觉或联想那些对自己不利的因素,这会导致他们对事件本身的主观评测普遍偏低,从而造成自尊心受挫、生活满意度降低,甚至更容易出现与心理健康相关的问题。并且,因为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所以他们从积极事件中获取情绪上的正向支持的效率也会有所降低。

研究人员发现,当与另一个在同样压力和相似家庭环境中长大的人相比时,一个敏感的人更有可能出现高水平的焦虑和抑郁。

所以,有时候一个人“钝”一点儿,反而会更幸福。学会适当培养和锻炼自己的钝感力可以帮助我们在遇到抉择、怀疑、挑战、逆境、压力和挫折时迅速恢复并保持积极心态,用更加心智化的方式去适应当下的环境。

学会正确地使用钝感力,其实是一种赢得美好生活的智慧与手段。

“钝感力”是什么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中,首次将“钝感力”带进大众视野。

提到迟钝,很多时候我们会更容易联想到与负面描述相关的内容。比如,这个人反应慢、不敏捷、不太聪慧等等。但渡边淳一在书中提到:“钝感力并不是简单的迟钝,而是智慧地摆脱世间各种负面的羁绊,简单快乐地坚持自己要做的事情。”

从心理学角度,钝感力可以被理解为人类在感知特定的事物与情境时,通过降低感受能力或敏感性,从而用一种更为理性和轻松的状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并且更加坚定地朝着期望目标努力的一种适应能力。如果你觉得这种解释太过复杂,那么换成大白话来讲就是“少钻点牛角尖,多随着点性子”。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如何拥有“钝感力”

1

理性思考

理性的思考对于高敏感性的人来说,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心中的焦虑和不安感。而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学会合理地归因

较为敏感的人,一般都倾向于向内归因,比如当身边的同事在窃窃私语时,我们就会不自觉地认为他们一定是在说自己坏话,一件事情无论结果是好是坏,都和自己脱不了关系,甚至是因为自己才发生的……长期下来这种思维方式很容易会在不经意间给自己增添过多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所以,这时就需要通过寻找证据并加以评估可能性的方式,改变自己的归因习惯。

比如,我们可以在纸上写下这群同事可能在讨论的事物,寻找相应的证据,并给予每个可能性主观的百分比评测,从而在减少每次内归因所带来心理压力的同时,帮助自己建立外归因和理性思考的能力。

2

多随性些,把聚光灯放在自己身上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个特别倾向照顾他人感受、但也会因此感到身心俱疲的人,那么适当懂得将聚光灯和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将会是改善你多愁善感的好方式。

多关注自己的感受与体验,适当满足自己内心中的需求。时不时要学会拒绝“别人会怎么看我?我这么做可能会让 ta 不开心”等想法,去想“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是我,我自己该怎么做”,这样你才不会因旁人的反应而总是耿耿于怀。

2024年,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钝一点”。

参考文献

[1]Acevedo BP, Aron EN, Aron A, Sangster MD, Collins N, Brown LL. The highly sensitive brain: an fMRI study of sensory processing sensitivity and response to others' emotions. Brain Behav. 2014;4(4):580-594. doi:10.1002/brb3.242

[2]Van Reyn, C., Koval, P., & Bastian, B. (2023). Sensory Processing Sensitivity and Reactivity to Daily Events.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14(6), 772-783. https://doi.org/10.1177/19485506221119357

策划制作

本文为科普中国-星空计划作品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作者丨李阳 精神科主治医师,苏逸 全国心理服务基层协作网融媒体发展中心副主任 心理治疗师

审核丨樊春雷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策划丨杨雅萍

责编丨杨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