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第十九届中国可再生能源大会在西安召开

第十九届中国可再生能源大会在西安召开

时间:2024-08-19 17:35:30 作者:--
来源:省科协学会部



8月16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西安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可再生能源大会在西安召开,陕西省科协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签订框架合作协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陕西省科协党组书记李豫琦代表主办方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勇,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勇平,美国工程院院士和葡萄牙工程院院士Carlos Guedes Soares,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曹仁贤,西安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姚尧,中国电建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尉军耀出席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军、杨德仁,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剑春、张平祥、郑津洋出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郭烈锦主持开幕式。

wps_doc_0.jpg

谭天伟表示,在学会45周年华诞到来之际,回到学会的创会之地古都西安,倍感亲切。45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与可再生能源事业并肩成长,学会始终紧密围绕国家能源决策部署,为我国可再生能源事业的发展创新路开山架桥、默默奉献,助推我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一切离不开可再生能源领域各位专家学者的努力。学会将围绕新时期新任务,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发展合力,开启学会新征程,推动可再生能源事业走向新辉煌。

wps_doc_1.jpg

李豫琦强调,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会的举办必将对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产业集群建设、国际交流合作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优化陕西省可再生能源发展生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省科协将不断拓宽与全国学会合作服务渠道,探索产学研用金服深度融合的工作模式,实现人才聚合和服务聚力,为奋力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作出新的贡献。

wps_doc_2.jpg

陈勇指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面临诸多的挑战,需加强原始理论和原始技术的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要遵循需求导向,拓展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路径,勇于创新需求、创新应用模式,开阔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领域。

杨勇平表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需要新能源的应用端、制造端、服务端三端协同发力,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前沿,聚焦能源关键领域的重大需求,合理选择技术路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加快形成能源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Carlos Guedes Soares对中国可再生能源大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提出在全球范围内,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气候变化的后果随处可见,需要各国采取行动,并充分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

曹仁贤表示,当前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可再生能源对我国实现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姚尧代表西安工业大学对承办此次大会表示热烈欢迎,学校将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号召,深入贯彻国家双碳战略,助推陕西省实现绿色低碳目标,促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尉军耀表示,西北院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科技管理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深化产业协同创新,加快培育发展新的生产力。

wps_doc_3.jpg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梁媛与陕西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俊华代表双方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将围绕陕西省重点产业链群高质量发展需求,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高层次创新资源为依托,紧盯陕西可再生能源相关学术及产业领域,在打造高端学术交流品牌活动、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加强人才队伍与智库建设、促进资源对接与产学研融合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引导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向地方集聚,为陕西争做西部示范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为双方实现资源互补创造机遇,不断提升全国学会及地方科协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开幕式后,谭天伟院士、陈军院士、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知识政策和金融中心副主任Ute Collier女士、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振国分别以《迎接挑战,抓住机遇,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开创储能发展新时代》《2030年可再生能源增至三倍:克服能源转型过程中的障碍》《新能源铸就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新局面》为题,作大会特邀报告。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中国中车集团副总裁余卫平、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琳以“可再生能源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主题作行业精英特邀报告。

第十九届中国可再生能源大会为陕西省科协“全国学会汇三秦”系列活动重要内容,8月16日-18日将围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领域的学术前沿、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际动态等内容,组织15个专题、30余场专业分会的报告、墙报交流、主题展览,展示行业前沿技术、高端设备及解决方案、科普作品等,组织科技奖颁奖和技术、产品、人才与投融资需求对接等活动,努力搭建致力于推动多能耦合、跨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高水平交流平台,超5000名专家学者、科研院校师生参加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