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9日,北京市预警中心和气象台发布了高温红色预警:预计29日下午,北京市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达40℃以上,部分地区可达42℃以上。虽然5月并不是人们印象中的炎热月份,但酷暑确实提前到来了。炎热会使人觉得不舒服,影响工作和生活,也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甚至威胁生命。人类是恒温动物,37摄氏度左右的体温是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保障。人的体温需要足够的热量来维持,这些热量来自于基础代谢和肌肉的运动。
当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热量会从身体向环境中散发。所以需要源源不断的热量来维持恒定的体温,在寒冷环境中人会不由自主地发抖,其实就是肌肉在运动来产生热量。当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时,热量会从环境向人体传递。为了避免体温过高,人体会自动调节,让热量尽快散发出去。这时候人会大量出汗,通过汗液的蒸发将热量带走。但是,人体调节体温的效果最终取决于热力学定律,环境温度越高或处于高温环境的时间越长,人体热量散发的效率就越低。一旦达到或突破极限就会出现症状并对身体造成损伤,也就是常见的中暑现象。
医学上把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不同情况。热痉挛一般发生在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时,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热衰竭更接近于一般所说的中暑,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疲乏无力、多汗等。热射病是最危险的,表现为体温高、神志障碍,进一步可导致多个内脏器官衰竭,病死率较高。热射病患者出于散热的需要,毛细血管会极度扩张,使血管内皮受损。这时候凝血机制会启动,形成许多微小血栓,称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微小血栓不仅仅堵塞毛细血管,还由于DIC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会导致全身广泛出血,这种情况基本上就是九死一生了。
每年夏季都有严重中暑的报道,有些人甚至失去了生命,所以预防中暑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错误的方法往往适得其反,科学的方法才是有效和可靠的。纠正错误的观念并不容易,有些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中,畏寒与避暑完全不是一个层面上的认识。中国传统医学和习俗都认为寒冷可以导致多种疾病,这源于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论》。张仲景认为发热的原因是“伤于寒”,实际上他所说的发热大多是由于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与“寒”没有关系。古人没有微生物的概念,主观猜测的方法导致把环境因素当成了病因。但这个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所以中国人比外国人在心理上畏惧寒冷,诸如怕冷、怕着凉、怕风等等。
最近报道的南京产妇中暑就是典型的例子,坐月子是中国特色,包括不能受风、不能受寒、不能洗头、不能出门等没有科学依据的诸多禁忌。这位产妇认为自己怕风怕冷,不仅门窗紧闭还开着空调暖风,穿着长衣长裤。当她出现头痛、呕吐症状时没有意识到是中暑,反而捂着被子发汗。很不幸这位产妇最终晕倒在家里,医院诊断为非常凶险的热射病,目前生死未卜。实际上,热出来的毛病很常见,冻出来的伤害很少见。人觉得冷时会主动多穿衣服、增加运动或脱离寒冷环境,除非迫不得已的极端情况,没有人会让自己长时间处于寒冷状态。但对炎热就不同了,很多人因为怕“着凉”会忍受酷热,不知道热比冷对人体的危害大得多。
纠正了错误观念后,预防中暑很简单。避免高温环境是最基本的原则,如果不得不暴露在高温中,应注意避免长时间的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并注意随时补充水分。外出时尽量穿着宽松透气的服装,当然也不要穿得太厚太多。必须要强调的是,绝对不能把婴幼儿单独留在汽车里。即便是不太炎热的天气,车内温度也会迅速升高,每年全世界都会发生儿童在车内热死的惨剧。
室内也需要预防中暑,很多老人都有“空调恐惧症”,认为开空调让自己非常不舒服,其实这大多是错误观念导致的心理畏惧。酷热难耐的时候,空调可以使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空调普及后被热死的人确实明显减少了。有的人说自己一开空调就打喷嚏流鼻涕,这只是对冷空气的敏感反应,并不是疾病。避免冷风直吹、调高空调设定温度就完全可以避免。空调制造出来的室温并不能导致疾病,如果觉得有必要,老人和孩子在空调环境中可以多穿一件衣服。没有任何口服药物可以防暑,以往被普遍推广的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仁丹等所有中药都没有预防中暑的作用。目前还没有发明有科学依据的口服防暑药物,声称防暑的茶或饮品也只有补充水份的作用,本身并不能防暑。物理防暑依然是最有效的方法。
一旦发生中暑症状应采取正确的方式缓解,错误的方法会对患者产生伤害。感觉到不适的时候应尽快脱离酷热,转移到凉爽通风的环境中,及时补充水分,大量出汗后应喝盐水。轻微的中暑一般很快就会缓解。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应迅速联系急救。在等待医生的时候,要设法降低患者体温,比如用水浸泡、冲洗或擦拭患者身体;在身上放置冰袋或覆盖冷湿毛巾等;也可以给患者全身喷水,并用风扇不停直吹,借助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最愚蠢的方法是掐人中,这是出于唤醒患者的一种本能,对患者并没有好处。也没有任何药物能有效治疗中暑,物理降温才是最重要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