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图文 - 2024
不防晒居然这么严重?对!就这么严重......
发布时间:2020-06-10     作者:--       来源:陕西科普      分享到:

立夏一过,夏天就火辣辣地走近了。提到夏天,防晒总是大家绕不开的话题,不防晒会被晒黑、晒粗糙、甚至得癌......防晒不仅仅是防晒黑,更重要的是防紫外线,但是你知道吗紫外线并不是夏天才有,一年四季都有。


高强度的紫外线不仅会让人晒伤,还会引起皱纹,让皮肤衰老,甚至皮肤癌等健康问题。所以一定要持续、正确做好防晒,防晒涂不对=白涂!



日晒/紫外线有哪些危害?


1、晒黑


皮肤被紫外线照射,皮肤表层的黑色素细胞大量合成黑色素,以抵挡紫外线的侵袭,最直观的结果就是皮肤变黑。


2、晒伤


当紫外线的强度超过了皮肤合成的黑色素的抵挡能力,就会出现晒伤。晒伤总体可以分为1度和2度:1度——暴晒过后皮肤会变红、发烫,有一些轻度的刺痒刺痛;2度——出现水泡,红肿。


3、光老化-皮肤癌


紫外线除了晒黑晒伤,紫外线还在以一种肉眼不易察觉的方式来改变皮肤——光老化。光老化会显著地导致皮肤产生皱纹、色斑。比如像黄褐斑,雀斑,老年斑……皮肤干燥、粗糙,面部和鼻子上红血丝,以及其他很多种表现。最严重的,光老化之外的就是皮肤癌。



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的衰老不可避免,但是除了不可抵挡的自然衰老,紫外线也是造成皮肤衰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紫外线可以破坏皮肤的结缔组织,而这些结缔组织是维持皮肤的舒展以及皮肤弹性最重要的东西。


4、损伤眼睛


长期暴露于少量的紫外线辐射中,可能会提升将来患白内障的概率,还有可能会导致视网膜的损伤。大部分紫外线会被阻隔在晶状体里面,而白内障病变也产生在晶状体这个结构上,长期暴露就会导致白内障的风险升高。


小朋友的晶状体功能还不完善,紫外线有可能还会穿过晶状体,到达后面的视网膜,从而导致视网膜的灼伤。眼睛暴露在太阳辐射下的时间越长,那眼睛表面长睑裂斑、长翼状胬肉、白内障或者黄斑变性的风险就会越高。那么防晒霜,是怎么防晒的?



1、物理防晒


防晒霜中的物理防晒成分,是不与皮肤细胞相作用的细小颗粒。它们均匀覆盖在皮肤表面,形成一道可以反光的屏障,使大部分照射到皮肤上的紫外线被反射开。


这些成分通常是二氧化钛和氧化锌,二氧化钛颗粒越小对短波 UVB越有效;氧化锌衰减UVA辐射方面效率更高。两者可单独添加到防晒霜中,也可共同添加。


2、化学防晒


物理防晒剂有一个缺点,就是涂抹之后常常会感觉厚重、泛白。因此,除了物理防晒之外,很多防晒霜还会还采用化学防晒剂。化学防晒霜通过与皮肤细胞相结合,吸收紫外线辐射的能量来达到防止紫外线损伤细胞的作用。


化学防晒的成分很多,各国法规允许使用的数量和最高用量各有不同,同时随着科技发展也会不断出现新的成分。比如,会在防晒霜成分表中发现如Tinosorb M、UvinulT150、Tinosorb S等,都是化学防晒剂。


3、物理化学结合防晒


如果防晒霜中同时添加了物理防晒剂和化学防晒剂,那么它就是一款物化结合防晒。这样的防晒结合二者优势,既能反射紫外线,又能把那部分不能反射的紫外线吸收掉。



防晒霜应该涂多少?


想要防晒霜均匀地覆盖皮肤,达到最佳保护效果,就一定要涂够2mg/cm²。脸部皮肤约为450 cm²,根据前面说的标准,就要涂0.9 g防晒霜。简单来说,就是一元硬币大小。(稠的防晒霜和硬币差不多)而胳膊、小腿这些常常暴露在阳光下的部位,用的量就更多了,要涂三块硬币大小的量。这是怎么算出来的?


假设我们的身体可以等分成11 个区域,每部分皮肤都是总面积的9%(约 1350 cm²),涂 2.7 g,正好是三个硬币那么大。头部皮肤有一大部分被头发覆盖,露出来的面部只占3%,所以涂一枚硬币就好啦。这么一看,一瓶防晒霜用不了几次就没了。胖友们,不要忘记要多涂点。


然而日常生活中,因为怕油腻、怕浪费等原因,绝大多数人防晒霜的用量都远低于推荐量,大约只有它的1/4,几乎没有任何防晒效果。随着时光打磨,皮肤老化的速度因人而异。注意防晒的人往往看起来会更年轻,皱纹和斑点更少;否则很容易就会显老。而防晒霜没涂够,是自以为防晒了,实际却没有,任紫外线摧残而不知道,简直比赤裸裸的不涂更可怕。


想留住健康美丽,就从涂够防晒霜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