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动态
全省科协系统组织建设“扎根扩面”行动 推进会在西安召开
发布时间:2023-02-03     作者:成妙琳       来源:省科协组人部      分享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省委有关要求和省科协九大工作安排,1月29日,省科协召开全省科协系统组织建设“扎根扩面”行动推进会。省科协党组书记李豫琦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科协常务副主席李肇娥总结通报近年来全省科协系统组织建设情况。

图片1.png

李豫琦在讲话中指出,加强组织建设是科协系统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履行好科协“四服务”职能的基础工程。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群团组织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组织建设是增强科协组织政治性的必然要求,自觉站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团结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要深刻认识科协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组织建设是增强科协组织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科协人才、智力、资源密集的组织和网络优势,把广大科技工作者有效组织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服务陕西高质量发展。要深刻认识科协是科技工作者之家,加强组织建设是增强科协组织群众性的必然要求,坚持重心下移、延长手臂,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挖掘服务资源,不断提高科技工作者的归属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在为科技工作者做好服务中体现科协组织的作用和价值。

李豫琦强调,要对标对表《中国科协章程》和我省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全省科技工作者的分布状况、科技资源供需状况和主导产业发展状况,突出重点,分类施策推进,以点带面实现组织建设的全领域突破。要深入实施“党建强会计划”,健全完善省级学会党建工作领导工作机制,主动探索在前沿基础研究、战略新兴产业、交叉科学等领域新建学会,优化省级学会布局,提升创新发展能力。要着眼于“双链”互动,积极融入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加强企事业单位科协组织覆盖和功能建设,有效拓展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渠道。要改革赋能县级科协组织,持续深化推广“三长”改革经验,充实县级科协机关工作力量,发挥其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的枢纽作用。要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科协(科普协会)建设,推进科协组织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广泛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乡村振兴和推进共同富裕中展现科协组织更大作为。

李豫琦要求,全省各级科协主要负责同志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对标省委“三个年”活动部署,把加强组织建设的任务牢牢扛在肩上,亲自谋划、靠前指挥、抓好落实。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建立健全科协系统组织建设的重大任务、重点项目、重要活动牵引机制,探索建立多元供给的支撑保障机制。要坚持制度先行,探索先行先试,凝练工作经验,形成制度成果,提升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要持续推进作风建设,让“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成为主旋律,进一步焕发全省科协系统干部干事创业抓发展的热情,把科协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以建强组织引领新时代科协事业创新发展,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李肇娥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我省科协系统组织建设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我省科协系统组织建设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今后全省科协系统组织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她指出,全省科协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中国科协关于深化科协组织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焦增强政治性,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进科协系统组织建设,激励引导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心系“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砥砺奋进新征程,实干担当谱新篇。要聚焦增强先进性,找准科协组织与地方党委政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密切合作的切入点,主动对标地方党委政府和所在单位中心工作,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引入科技创新要素,不断探索组织建设体制机制新举措。要聚焦增强群众性,坚持为基层聚力赋能,推动各级科协组织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为创新社会治理注入科协元素,扩大工作覆盖面,实现基层组织建设提质增效,保障全省科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图片2.png

会上,省煤炭学会、西北工业大学科协、陕西燃气集团有限公司科协、榆林市科协、咸阳市长武县科协、安康市平利县科协等6家单位围绕组织建设主题进行了交流发言。

此次会议通过视频形式召开,省科协党组成员、专职领导、二级巡视员,各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省科协直接联系的企事业单位科协负责同志,省科协机关部门、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市(区)科协主要负责同志、分管组织建设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市级学会理事长或秘书长、市级企事业科协主席或秘书长;各县(市、区)科协主席、县级学会理事长或秘书长、企事业科协主席或秘书长,乡镇(街道)科协负责同志以及农技协负责同志共1100余人在分会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