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知识
  • 2022年:这些技术发展趋势不容忽视

    新冠疫情催生了数字孪生、元宇宙、万能宇宙、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广泛使用。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增多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还会有更多新技术涌现。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向我们展现了2022年的技术发展趋势。 数据经济 世界已经进入数据经济时代。数据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基础“养分”,而人工智...阅读全文

  • 冰墩墩”为啥量少?难在“冰壳” 产能即将释放

           北京冬奥会赛程过半,吉祥物“冰墩墩”刮起的旋风还在持续,“一墩难求”的现象仍未缓解,但不要着急,你的“墩”可能已经在路上了——记者日前探访广东东莞的“冰墩墩”组件生产工厂了解到,制约“冰墩墩”产量的“冰壳”产能即将提升超过30倍,我们离“墩自由”或许已经不远了。  ...阅读全文

  • 4日天宇有看点:水星迎东大距,海王星将冲日

    9月14日太阳系内的两颗行星有看点。天文科普专家介绍,这一天,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海王星将上演冲日。 水星,我国古代称为“辰星”。虽然以“水”冠名,但实际上表面并没有水。由于距离太阳太近,水星经常湮没在太阳的光辉中,每年只有数次短暂的可观测机会,从而成为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中...阅读全文

  • 人体免疫系统衰老密码解开

    “老年人免疫力差”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但却很少有人能解释,随着人体变老免疫力为何变差。日前,以色列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解开了人体免疫系统衰老的“密码”,并为重新提升老年人免疫力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相关成果已在权威期刊《血液》上发表。 以色列理工大学多伦·梅拉米德教授团队研究认为,人体免疫系统衰老的秘密在于B细胞。众所周...阅读全文

  • 52个骨关节炎遗传风险变异发现

           近日,由德国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转化基因组学研究所领导的国际团队成功确定了骨关节炎新的遗传风险因素和药物靶点。 据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2月发布的数据,全球骨关节炎患者大约3.43亿人。该病会导致关节慢性疼痛和僵硬,是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迄今为止尚无法治愈,因此迫切需要...阅读全文

  • 中年人久坐不动增加中风风险

    根据近日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出版的《卒中》医学月刊上的一项新研究,60岁以下的成年人如果每天都久坐不动(包括玩电脑、看电视或读书),而且几乎没有体力活动,那么中风风险比体力活动更多的人要高。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统计数据,美国成年人平均每天在智能手机、电脑和电视等设备上花费10.5小时,其中50岁至64岁的成年人花在这些设备上的时间是所...阅读全文

  • 男人“生命线”如何守护?这一心理误区需要改

    来源:科普中国  2021-08-18 11:48 分享到 :   ...阅读全文

  • 完善算法技术 规范算法应用

    完善算法技术,规范算法应用,才能让科技更人性化地服务社会,让数字文化生活更多彩、更美好 今天,科技似乎变得越来越“懂”你:打开购物网站,近期想要购买的货物都已被推荐到首页;进入短视频平台,一条紧跟一条推送的恰好是你喜欢的视频内容;就连新闻信息也依着你的兴趣送抵眼前……这一切,正是依靠日渐成熟的算法技术得以实现。 ...阅读全文

  • 国家卫健委:新冠疫苗安全性有效性都有数据支撑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3667.7万剂次。  目前,我国已有5款新冠病毒疫苗获批使用。这5款疫苗有何区别?打哪个品种更好?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按技术路线划分,5款疫苗分为三类:一是灭活疫苗,包括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北京科...阅读全文

  • 无线网络信号不好还总掉线?我国专家有了新解决方案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尹海帆教授团队自主研发出基于智能超表面的无线通信原型系统,该系统在不改变发射信号功率的前提下,实现了接收信号增强500倍的室外实测效果。 记者15日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目前该团队在智能超表面研究中已经完成7项国家发明专利的申请。该团队完成了智能超表面的室外远距离信号传输实验,利用其信号增...阅读全文

  • 5G专网起飞 边缘计算不再“边缘”

    边缘计算可以在云和客户之间形成一个缓冲区,进行协同数据存储、计算分析以及网络传输等程序运行,以提升网络传输效率。而且边缘计算的逻辑位置与5G专网的逻辑位置是共通的,所以边缘计算可以说是5G专网的理论支持,而5G专网则是边缘计算的具体体现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运营商正在加紧部署5G,许多运营商把边缘计算策略运用于5G的部署中...阅读全文

  • 锂电池回收,有了绿色新技术

    近日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过程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研发的“锂电池废料短程利用与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获得生态环境部2020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 据科研人员介绍,这项技术已实现锂电池废料中锂选择性回收和介质的短程循环,相关废水减排40%以上,为锂电池废料的短程清洁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在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等行...阅读全文

  • 混淆程序:代码最安全的加密方式

    几十年来,计算机科学家一直都想验证是否存在绝对安全的方法来加密计算机程序,让人们在使用计算机的同时却无法破解其程序。 在2020年底,几位学者成功找到了一种加密方式,让计算机用户无法通过获取代码破解程序。 加密程序代码 首先要对其进行混淆 不可区分混淆(indisting...阅读全文

  • 大数据等新技术助推 互联网连接从“人”转向“物”

    当前,我国互联网产业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活力和韧性,成为我国应对新挑战、建设新经济的重要力量。专家表示,未来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助推下,随着互联网渗透率进一步提升,互联网连接的重心将从“人”转向“物”。 过去一年,互联网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2020年8月,国家博物馆收入三件特殊藏品:三行抗疫代码。这也是国家博物馆首次将代码作为藏...阅读全文

  • 棕色脂肪可预防多种慢性疾病

    棕色脂肪是一种神奇的组织,与储存卡路里的白色脂肪不同,棕色脂肪燃烧能量。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不清楚拥有大量棕色脂肪的人是否真的更健康。现在,一项新研究显示,对超过52000名参与者的分析表面,与同龄人相比,那些有可检测到的棕色脂肪的人患从2型糖尿病到冠状动脉疾病等心脏和代谢疾病的可能性更小。 这是迄今为止同类型人类研究中规...阅读全文

  • 糖尿病治疗药物开发有进展

           2020年12月30日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获悉,该院王俊峰课题组对糖尿病候选药物FGF21进行改造后制成FGF21SS,糖尿病小鼠实验结果表明FGF21SS表现出更加优异的降血糖、减体重效果,具有良好的成药性。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报告》上。 目前,...阅读全文

  • 直觉从哪里来,女性直觉真的更准吗?

    我们为什么会有直觉?为什么这些直觉有时候正确,有时候却错得离谱?为什么女人的直觉比男人更敏锐更准确?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隐藏着我们意识中最大的秘密。 直觉是什么?   让我们想想由现代认知科学所揭示的这种双轨道思维(two-track mind)。2002年,心理学家丹尼尔·坎曼(...阅读全文

  • 古生物学家揭秘跳蚤进化史

    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英古生物学者近期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为人们展现了跳蚤这类常见寄生昆虫不为人知的进化史。研究发现,跳蚤的分类学“地位”比通常认为的更低。它们的祖先可能并不吸血,体型可达现代跳蚤的4倍左右。 “我们用最新的基因组学等方法,将跳蚤的基因数据与其他昆虫比对。这好比在基因层面让跳蚤‘认祖归宗’。”...阅读全文

  • 机器编程驾到,未来全球78亿人都能写代码?

    1%   据统计,全球78亿人中,只有2700万人会编写代码,占比不到1%。美国有50万个编程人员岗位空缺,欧盟目前只有10%的编程人员受过计算机科学专业训练。 据报道,英特尔公司在2020年12月推出的机器编程研究系统ControlFlag是全球首个自我监控系统,不需要标记数据就能...阅读全文

  • 机器编程驾到,未来全球78亿人都能写代码?

    1%   据统计,全球78亿人中,只有2700万人会编写代码,占比不到1%。美国有50万个编程人员岗位空缺,欧盟目前只有10%的编程人员受过计算机科学专业训练。 据报道,英特尔公司在2020年12月推出的机器编程研究系统Co...阅读全文